大稻埕線

 

迪化街的歷史與發展

 

迪化街是台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,不但是大稻最早的市街,也是從清末到現在大稻的核心。  大稻最早是平埔族「奇武族社」或稱奎母卒、奎府聚。)的居住地,為凱達格蘭族的一個部落。清代中期以前,大稻仍只有少數漢人和平埔族在此耕作,由於當時空地很多,人們常利用大的空地稻穀,因此慢慢的就被稱為大稻,正式開始被稱為大稻這個名稱,約在清道光(1821-1850)、咸豐(1851-1861)年間。

    咸豐元年( 1851),福建同安人林藍田為逃避基隆海盜,遷居來到仍是一片荒蕪的大稻埕奎府聚社,並在今迪化街的中街一帶建立了最早的店鋪「林益順」(今信豐食品行)。加上咸豐三年(西元1853年)發生的「頂下郊拼」,使得大稻逐漸興起。

    迪化街的興盛要歸因於咸豐十年(1860)中英簽訂的北京條約中開闢台灣的安平(台南)、打狗(高雄)、淡水、基隆等港,外國商人沿著淡水河,來到了艋舺和大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光緒十一年(1887)台灣建省,劉銘傳被任命為首任巡撫,並積極建設台灣。劉銘傳著手在大稻大興土木,修建市街,想提昇大稻為國際商港,並在建昌街(今貴德街北段)千秋街(貴德街南段)一帶規劃外國僑民區,勸導富紳興建洋樓店鋪租給外國商人。於是洋行也紛紛在此區蓋起新式洋樓,各國領事館也先後在此設立。

光緒二十年(1894)中日甲午戰爭,台灣被割讓給日本,迪化街從此開啟了新的風貌。1908年,日本人在今天的永樂市場的位置建立了綜合性的商業大樓,1910年並進行都市計劃,將迪化街南街中街取直打通並延長到涼州街口。到了1930年,日本人已經在各行業取得獨,加上淡水河淤淺,本省出口的茶等農產品長期不求品質的改善而難敵新興國家的競爭(如錫蘭紅茶),出口一蹶不振。

光復後(1945),迪化街以日治時期留下的進出口貿易、食品加工及被服衣衫業為基礎,恢復了生氣。時到今日,由於社會的轉型、消費行為的改變(如買成衣而不買布來做)和許多新的商業方式(如量販店以較低價格來競爭)的興起,使工商產業面臨巨大的改變。而迪化街的經營型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,使得迪化街的商業活動更顯得沒落。迪化街南街、中街一帶商業活動尚稱良好,中北街、杜街、普願街一帶則較少有商業活動。


霞海城隍廟

   

第三級

   

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六十一號

創建年代

清咸豐九年(西元一八五九年)

   

祠廟

大稻由於霞海城隍廟的建立,再慢慢形成聚落的。霞海城隍廟,在日據時期和北港朝天宮的祭典是臺灣南北最大的迎神賽會,名為大稻霞海城隍廟是為別於府縣的城隍廟。它的面積只稍大於普通的土地公廟,信徒卻分佈全省,因為住在臺灣的大陸移民以縣來分的話,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為數最多,除了大稻的同安人,全省各地的同安人也都很崇仰這座小廟。

霞海城隍,原為福建泉州同安下店鄉五鄉莊居民鎮守之神,於道光年間由善信陳金絨等奉靈來臺,初建於艋舺市區東邊的八甲莊,咸豐三年(西元一八五三年)發生頂下郊拼毀於兵災。咸豐六年(西元一八五六年)乃倡議擇地建廟,咸豐九年建廟於今址。奉祀主神霞海城隍並配祀三十八義勇公(頂下郊拼時護送霞海城隍而犧牲的死難者)。廟宇格局雖小但香火鼎盛,每遇祭典盛況空前,有「五月十三人看人,迎神賽會甲天下」之稱,近年經過整修,以恢復原有樣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迪化街建築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迪化街是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時,以新疆省會「迪化」取為街道的路名,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,門面不寬,屋身則幽長深邃,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,是清代台灣商街的典型。在房屋外觀的立面上,可以看到多種不同的風格,這也是迪化街迷人的一大特點之一,可以列出4種風格,以下分別舉例解說。

1.閩南式

     以單層樓為主,瓦片覆蓋的斜屋頂、木板組成的門窗、屋簷下的亭仔腳.....等,是外觀上主要的特色。以土壁和紅磚為主要的建材,少見附加的浮塑、裝飾,風格極為古樸。這種店屋的形式,由泉移民從原鄉帶來,為華南地區市鎮的店住宅原形。

2.洋樓式

     以2層樓房為主,屋頂上平直的「女兒牆」、細密的簷間線腳、栱形的窗洞,和花瓶狀漏空排列的欄杆,是最明顯的特點。主要是用紅磚來建,整體感覺明亮溫暖。這種式樣,是仿自南洋等地的「殖民地式」洋樓。1860年,淡水開港後,洋樓建築隨著洋商傳到大稻。這些洋樓的各種特色,如圈迴廊、紅磚樓房及花瓶欄杆等,很快被轉化在店屋的外觀立面上,同時加上不少中式的匾額框、花鳥裝飾等。

3.仿巴洛克式

     迪化街立面的代表性風格,最能顯迪化街曾經富甲一方的氣勢。以洗石子和紅磚為材料,高聳突出的山牆、緊密細緻的花草裝飾,構成令人驚嘆的華麗效果。所謂「巴洛克式」,是指歐洲16至17世紀中葉盛行的一種建築風格,以具有如雕塑般立體的外觀和複雜的花草紋飾稱著。日本明治維新以後,極力吸收歐洲文明,因此在日治期間,因入不少歐洲建築風格,再經由民間師的仿效,造成這股流行的風潮。迪化街上最壯觀的巴洛克式立面,多集中在中街和南街。

4.現代主義式

    外觀簡潔明朗,注重線條的表現和比例的均衡。凸出的山牆。由平直的女兒牆取代,複雜的花草紋飾減少,而以幾何的圖案設計為主。整體感覺極富理性美,材料則以面磚、洗石子為主。現代主義(或稱前現代主義)這股西方建築潮流,是在工業革命後興起,基於對理性、秩序的追求,建築物外表裝飾簡化,的。資料參考自遠流出版公司所發行的台北歷史散步“一書


大稻辜宅

 

   

市定

   

臺北市大同區歸綏街三O三巷九號

創建年代

日大正九年前後(西元一九二O年前後)

   

宅第

大稻沿淡水河碼頭一帶從清末光緒年間開始出現不少的洋樓,有的是洋行

或領事館,也有富商的豪。現存的辜宅由辜顯榮創建於一九二O年前後興建,為一座東向西,面對淡水河碼頭的洋式建築。初建時底樓作為辦事處,俗稱為鹽館。二樓作為住家之用,後面是臺灣式的三樓瓦厝公媽廳(於一九六三年拆除)。

    此棟建築物設計以模仿西洋後期文藝復興式風格,前面設拱廊,外牆貼淺色面磚,色彩高雅,女兒牆及拱廊上方以浮塑裝飾,特別是中央山頭上以勳章裝飾,反映了那個時代西風東漸,廣為人們喜愛的見證。內部的木造樓梯及精美天花板,也採用優美檜木製成,至今仍保存良好,壁爐以白色的大理石雕成,使用愛奧尼克式柱式,柱身有凹槽,爐口為鑄鐵製品,橫楣上的「大」字標記,為辜顯榮所經營的和洋行標記。